货运信息部4.2米回程货车
货运部6.8米回程货车
货运站9.6米回程货车
物流信息部13米回程货车
返程车17.5米回程货车
有卡友说,今年或许是运输行业不好的一年。现在随便到一个停车场,很多货车还停在那里。
而且车主们之间都在讨论运费低没有货出去,担忧车贷没着落。行情不好车多乱降价,养大车跑运输越来越难!
曾经,
6米8和9米6在比惨,
13米在要饭,
17米5生无可恋....
如今,
4米2一层灰;
6米2在家哄孩子;
16米,17.5米加入报废队列;
2020年,5米4呢?5米8呢?7米8呢?8米7呢?10米呢?14米6呢?冷藏车呢?.......
2020年物流市场价位低迷,好多车辆己经无常营运,也请各信息部群主不要再为了几百元信息费为货主低价找回程车了!请考虑一下吨位、公里数,车主会赚多少钱,而不是多少钱够费用!因为物流从来就没有回头货之分!
曾几何时,这个行业变了,变得见利忘义,变得唯利是图,变得不得人心,变得低三下四,变得任人宰割,变得都在骂驾驶员怎么,怎么样!
驾驶员朋友们,坐下来想一想,我们能不能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那份辛勤的酬劳。货车朋友们,我们都是起早贪黑,顶严寒战风雪,日夜兼程,玩着命的在跑。我们那一点点微薄的收入是用生命换来的。挣来的滴的是汗水,泪水,血水。我们不想别的,只想得到我们应当得的那一份。
如果不是我们为了返程不空放,肆意拉回程车,让无良信息部利用我们竞相压价的心理,市场的整体运价会低吗?能左右市场运费价格的不是货主,也不是信息部,而是我们司机自己。
在此,希望全国的卡友团结起来,我们也是要吃饭的,也是要生存的,如果现在不重视,货运行业会越来越难干,我们渐渐的就会失去饭碗!

现在的物流货运市场是否真的是到了车多货少的囧境了吗?
相信很多物流人、货车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比如买车门槛是越来越低,更有些地方都出现零首付提车的便利,才会导致货车不断增多,而稳定的货源又是越来越少,从而导致运价一降再降,但很显然,这些佐证并不足以证明物流货运市场就是车多货少。
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,物流货运市场已基本形成动态平衡状态,当总体货量增加时,货车数量也一定会随之增加,反之亦然。所以,虽然我们无法统计目前总体货量的变化情况,但是从货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来看,总体货量也是在增加的,如果货量不增加,只增加货车数量,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,就会有货车师傅开始赔钱,后无法支撑只能退出物流货运市场,从而使市场再次恢复动态平衡。由此可见,目前并非是车多货少,那既然这么说为什么运费会越来越低?
来看看卡友们是怎么说的:
▎● 卡友:为你唱情歌:
物流货运市场就貌似围城,城里的人想冲出去、城外的人想冲进来,而现在的货不单只是货车在跑,要知道这几年火车也在增加运输量。
▎● 卡友:不超不显耀:
我觉得运费一降再降应该是有两方面原因,一是我们货车司机本身问题,好多货车司机之间为什么了少耗上等货时间,直接用降低运费这招来抢单,到后是搞得大家都不好经营;我们司机本来是主体,可却没有定价的主动权,仍由货主出价也是导致运费低的另外一个因素。
▎● 卡友:青春已不在:
给钱就跑的返程车、回程车太多,比较容易搞乱运价。
▎● 卡友:大成子车队
哪家货运信息部或物流公司的价格低,货主就把货过谁家运,他们先竞争一轮;随后物流们再看货车师傅那个价格低、服务好,再讲货给谁拉,等着两轮竞争过后原本微薄的利润就再也不能是赚不赚钱之说了。
▎● 卡友:鸡汤喝多了:
如果没有一些回程车平台的出行,运费肯定会保持在合理范围内,还有就是同行的恶性竞争,也会导致低价运输的出现。
▎● 卡友:一直在路上:
货车既然已经买回来了就不好再退出货车圈,车子的折旧费太厉害,再说人退车不退,换的只是车主,车还是同样在市场上面跑。运费低我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货少车多及从实体配货转至网络配货,之前的物流货运市场一个车、一个月只能跑五趟,现在网络配货减少了车辆的空驶率,一个月下来同样的线路可以多跑二至三趟,这个是导致货少的直接因素,多年前货车跑不熟悉的线路找不到物流货运市场很正常,没法配货返程也是常有的事。
▎● 卡友:为你唱情歌:
我觉得运费一降再降应该是有两方面原因,一是我们货车司机本身问题,好多货车司机之间为什么了少耗上等货时间,直接用降低运费这招来抢单,到后是搞得大家都不好经营;我们司机本来是主体,可却没有定价的主动权,仍由货主出价也是导致运费低的另外一个因素。

货车司机会经常听一些货主和信息部说,
同样是一车货,
一样大小的车,
为什么你要价比别人高?
别人都能拉,就你不能拉?
请看下图:
?
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表面,而不是事实!
现在的货主和物流园找司机拉货有两大误区:
跟老熟人压价格
跟低价车谈服务
同样是造型,
实际内容能一样吗?
一个是艺术!
一个是流氓!
??
01
人们都喜欢占便宜,特别是要占熟人的便宜。
总以为跟司机熟了,就可以压他价格了。
殊不知:
压200块,走高速的钱没了;
压300块,加正规油的钱没了;
压500块,他就得超载才能回本了;
熟人或许会碍于面子,不赚钱亏本给你拉个一两回,
但时间一久,你觉得别人都傻吗?
不赚钱咱赚吆喝吗?
事实上连吆喝都赚不到!
因为你是熟人,所以:
总觉得你赚了他多少钱
总觉得你给他的不是低价
总觉得你的价格还能再往下压!
再来个其他车,低一两百照样走,
甚至会觉得你这个人还很黑!
他眼里只有一两百的价格,
从不考虑背后的服务!
不管你超不超载,
不管你走的什么路,
不管你的风险大不大,
后低价车出了事,
货损坏了,
货送晚了,
货弄丢了,
才会明白,熟人给你的:
都是良心价!
都不怎么赚钱!
都是的服务!
结果你还在为压那两百块费尽口舌!
压熟人的价格是在消耗彼此的信任!
02
还有一类货主和信息部就喜欢找报价偏低的车
找就找了,还各种要求司机:
货送晚了就扣运费
货搞坏了就得赔钱
一超就超十几吨
一装一卸车变成一装多卸
后还要让司机免费压几天车
给着白菜价的运费,
却要满汉全席的服务
还得让司机冒着拉的险!
烧开水不烧油也赔本。
就算是亲爹也没这么惯儿子的。
做生意,讲究一分价钱一分货。
多少钱能得到怎样的服务,
彼此心里也得有点数。
没有合理利润的支撑,
哪来的质量**和服务!
拉一趟烂货,
钱少屁事多。
操碎了心,还一路不痛快。
拉一趟好货,
钱多烦恼少,
一脚油门,高高兴兴上路!
03
服务跟价格永远都是成正比!
生意不要做的太委屈,能拉就拉,
不能拉就不拉!
利润微薄的年代,提醒朋友们:
你信任我,三言两语就可成交;
你不信任我,给你拍场电影都是徒劳!
2018年,把时间留给靠谱的人和事!
司机喜欢和这些客户打交道:
他们从不磨叽,
从不压价,
从不说你报价怎么这么高?
他们很清楚一分钱一分货!
对于这种暖心的客户,
你对我慷慨,
我对你会更真诚!

辽西物流,已经不是一家传统的物流企业了。
从一个信息部成长为如今的东北区域网,辽西的每一次转型,也是物流业不同节点下所面过的变革。在这些节点,李天舒做了哪些事辽西物流一次次突破?他又是怎么做的?
作者 | 贾艺超(运联传媒记者)
编辑 | 小L
辽西物流发展的20多年里,公司总经理李天舒作为亲历者,他的经历有不少拐点。但大多数时间里,他只能管自己的事业叫「谋生存」,直到辽西物流的第二次转型,才感觉到了变化,开始去「做企业」。
「方法围绕目标展开,结果为过程买单」,正是李天舒以目标为导向的做事风格。从运联传媒记者与李天舒的聊天中,以及他的朋友圈中,都能看出这一点。
如今的他,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战略、管理、人才等层面,学习的方向不仅是物流行业,也把眼光放到了互联网等其他行业。
小米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书的消息发布之后,李天舒在朋友圈中发了一段感悟:
「小米经历告诉我们,公司创始人的梦想实现了,顺便帮助一群兄弟姐妹们一起实现梦想!港交所受理小米IPO申请的收据。雷布斯和黎万强灿烂的笑容背后,是奋斗八年的不易和艰辛,因为之前做股权激励高管小米实现100个亿万富翁高层,1000个千万富翁中层!这就是股权激励重要性!」
他看事情的维度变了。今天回头看自己的过去,李天舒觉得,自己至少做对了几件事。
1
两次转型:从信息站成长为零担网络
1996年,当时的辽西物流还叫货站,还没有专线的概念,全国有一个通用的名词叫「空车配货」。开始的业务方向是厂家货,发往辽宁省内,吃的是信息饭。
凭借着诚实守信的经营,辽西物流吸引了大批货车司机和很多厂家,发货业务多了起来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「信息站」的低门槛、信息不透明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,辽西物流逐渐认清「想持续发展就要有实打实的线路控制在手里」。
2004年,是一个拐点。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,信息越来越透明,「靠信息来挣钱的手段特别不牢靠」。于是,李天舒开始考虑转型做专线。
「当时沈阳有个比较好的市场叫九路家具城,主要做家居,结合我们辽西方向的车辆优势,转型专线就这么做起来了。条线应该是葫芦岛。」李天舒说,那个时候处于线路管制刚刚开放的年代,迎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。
辽西物流的品牌,也就从此时定了下来。
后来,便很多人问,辽西物流想做的更大的话「辽西」这两个字对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,为什么不考虑换掉?在李天舒看来,「首先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辽宁人、辽宁企业,真正想做事并不是你名字起得多么宏大、多么响亮就一定能成的,非要起华为、中兴吗?小米、锤子这些草根企业家同样可以实现梦想。」
李天舒翻阅了历史文献,文献记载华夏文明早的文化遗迹之一「红山文化」就是发祥于辽宁西部地区,俗称「辽西地区」。所以,辽西地区既然可以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,为什么不能成为现代物流的发祥地呢?他想去实现梦想。
辽西物流总经理 李天舒
从2004年至2012年的8年时间,辽西物流通过直营的方式开通了20多条专线,但是在2012年突然开了15条辽南方向的线路后,李天舒又感觉到了变化。
「辽南是辽宁非常富有的地方,出于这个思考我们做了辽南方向的线,一下子开通了15条线。盘子越来越大,管理成本增加,同时分拨中心场地也不够用,多方面成本的上升,我感觉,我们应该转型了。」李天舒这样说。
「原来直营的模式导致成本非常高,同时工作效率也下降了。因为我们管理能力、管理人才有限,管20多家的时候还挺好,到了管40家的时候就已经抓不住了。」
有没有一个很好的「抓手」,能够把大家联系到一起?那时候,李天舒通过多方咨询和考证萌生了一个想法:能不能从直营转为承包式?
2
直营转承包,调动积极性
承包制的产生源于辽西物流特殊的需求:一方面企业要发展,业务范围要拓展;另一方面,需要以组织模式的变革,来抓管理。
李天舒认为,这种形式是一种紧密*的模式。当你业务做大,网络布局迅速展开的时候,会发挥出它的优势,*模式是提供平台、品牌、技术、运营模式、部分资金支持。
「它比靠开招商会这种*方式,更靠谱。因为这帮人原来就在干这一块,而且是亲力亲为,如果凭空靠起网型的*,招一些社会人士来干,有可能部分人士纯是以投资为目的,那么就对你今后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。」李天舒同时认为,这种模式是双向的。
对于企业来说,有双向的信任基础。企业与李天舒之间知己知彼,而如果从社会招商*,难免有磨合。
「我不了解他还是小事,关键是他不了解我们,就会有较长时间的磨合,后可能出现很多偏差。我们要求时效性、不剩货、良好的客户服务,而他则在赔钱的情况下不能做出太多的牺牲,如果是了解我们的人,他会知道我们的服务要求。」
对于员工来说,辽西物流公司全直营时,经理的工资也就不到4000块钱,「大家都是在混」。而承包制下,采用的是运费分成和线路分成的合伙人模式,参与者则是公司原有员工;通过承包将责任心、利润放大,让大家从员工的雇佣关系变为合作伙伴的关系。
所以,实行承包制的这一过程中,常常涌现出业绩「」。据李天舒透露,辽西物流现在的黑山、丹东、铁岭、国瑞汽配城、丁香物流、塔湾汽配城、长春凯利等营业部的承包人,全都是之前公司的码车工人、司机、开票员。当他们发现这些营业部有机会的时候,便立刻向公司提出加入。
员工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,也为公司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推动力。
3
做市场,调节货物结构
如果说辽西物流是从2015年开始拓展网络的,则不太准确。事实上,2015年之前,辽西物流做的是沈阳市场,而当时货物已经可以通达东三省以及内蒙古了。
「西至锡林浩特,北到呼伦贝尔都有覆盖,沈阳的辐射能力很强,2015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100多条线了。这一年,考察过吉林市场后,终决定2016年建立了长春大区。」李天舒说。
辽西物流用「做市场」的方式做网络,而「做市场」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一个比较好的货物结构。因为「做市场」的原因,公司的小票零担业务特别多,三方货源、南方落地配货物很少。
「我们主要做小票零担市场,一直在追求货物结构,并不追求单一品类货量大,而是追求市场的平衡。沈阳、长春的各大集散地市场,全都有布局,保证我们货量基本没有淡旺季。」
基于这样的理念,辽西物流的货物公斤段比较轻。2016年底,公司开始使用传送带,据李天舒透露,通过传送带分拣的货物有70%左右。
「以前揽货车辆卸货,有多少条线路就要启停多少次,装车工也要多次上下车,非常耗体力、时间,一台车可能要呆一个半小时左右。使用传送带后,车辆停到卸车位就不用动了,同时装车也不用按顺序装,一台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到45分钟,效率提高了50%以上。近期,通过传送带的升级安装了『固定扫描系统』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,提高了扫描准确度。」李天舒这样告诉记者。
另一方面,货物能做到淡旺季互补。比如夏天食品淡季的时候,水泵、装修建材、工程机械是旺季;冬天不能施工的时候,食品、汽配件就变成了旺季。对于承包伙伴来讲,辽西物流的运力需求、产能、员工并没有大的潮汐变化,所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成本。
「85后」的李天舒喜欢并敢于尝试新东西,在他看来,「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」。也是基于此,他先后带领辽西物流创新性地实现了承包模式的落地、使用传送带分拣,包括为解决物流业普遍存在的货款问题,而于2014年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展的「保付通」业务。
如今,辽西物流的网络还要继续扩大。李天舒表示,今年要开发黑龙江、山东以及贵州市场。而他同样也面临着一个难的问题——人才,人才供应是否跟得上网络发展成为了需要考虑的事情。
因此2017年底,李天舒成立了「辽西商学院」。记者从他的朋友圈中看到,他时常为一批又批成长的员工感到欣慰。现在的辽西物流更像是在搭建一个平台,李天舒想让更多的人站出来,「我们把底子为他们打好,让有能力的人能使劲往上窜。」
-/gbahfhj/-
http://che56.cn